賒銷年年有,今年特嚴重!
賒銷年年有,今年特嚴重!
有個偉人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關于農機賒銷的話題,雖然行業(yè)內爭議不斷,但農機噴很少參與,因為并沒有掌握一手資料,但今年就不一樣了,農機噴有話想說,因為近期走訪了西北、西南、華北多個市場,就這個問題和農機經銷商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實地了解了一手信息,所以決定今天認真說說這個事。
農機噴發(fā)現(xiàn),相對于往年,今年賒銷比例更高,問題更嚴重。具體看,今年賒銷增多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行情不好,用賒銷來增加銷量
今年1—5月,據(jù)經銷商反映,無論是國外進口產品或是國內一線品牌,普遍面臨市場疲軟、需求不振的困境,大經銷商普遍銷售收入下降了30%~40%,那些代理二線、三線品牌的就更慘了,許多小品牌上半年只有個位數(shù)的銷量。
行情不好,經銷商急于突破困境,所以賒銷就成了最好使的工具,但產品賣出去的同時風險就已經埋下來了。
2. 農戶收入降低,賒銷刺激消費
從全國普遍情況看,玉米收購價格的跳水和種植面積的調減,讓種玉米的用戶沒有賺到錢,前幾年賺的錢還要吐出來,所以對玉米全程機械化的產品銷售影響很多。
分區(qū)域市場看,近幾年由于供需信息不對稱,所以很多區(qū)域不要說遇到天災人禍受災的農戶收入下降,就是風調雨順大豐收和農戶也沒有豐收,因為產的越多越滯銷,所以整體看,近幾年農產品價格一直“跌跌不休”,與此相反,農資價格、人力成本、作業(yè)費用等卻是“節(jié)節(jié)攀升”。
在這種情況下,農民購買農資和農機的意愿很弱,或有意愿但也是猶豫不決,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讓用戶下定決心購買農機,經銷商只能通過賒銷的形式減少決策阻力。
3. 經銷商惡性競爭,為爭奪用戶賒銷無底線
據(jù)從陜西、河南、河北經銷商了解到的信息,以前許多經銷商只針對20%~30%的農機補貼款賒銷,通常情況下是將用戶的一卡通扣在經銷商處,國家農機補貼資金下來后就自動將錢劃撥給經銷商賬戶。
但今年許多經銷給用戶的自籌款部分賒銷,據(jù)說為了怕用戶被競爭對手拉走,一些經銷商只要用戶身上有錢,就可以將車開走,然后再去補辦手續(xù)。
另外市場上三線、四線的品牌銷售政策很靈活,為了多銷售機器,有時候用戶不出錢就可以先把機器開回家,這對品牌產品也造成很大的壓力,為了保住市場份額,也被逼迫著主動給用戶賒銷。
4. 補貼額度降低,沒有賒銷用戶不買
近幾年一些地方對小麥收割機、小馬力拖拉機、農機具等傳統(tǒng)農機取消補貼或是不斷的降低單機補貼額度,這樣的話,已經習慣于享受補貼政策的用戶不干了,所以為了說服用戶購機,經銷商只能通過讓用戶先少付點,將機器賒銷給用戶,等到用戶有錢了再還錢。
5. 廠家不斷施壓,為保地盤違心賒銷
經銷商壓力山大,實事求是的講,上游生產廠家的壓力也空前,因為當前農機行業(yè)各種產品產能普遍過剩,拖拉機產能過剩250%,小麥機150%,水稻收獲機200%,其它農機具也有不同程度的產能過剩,為了活下來,生產企業(yè)只能不斷的將壓力傳導給農機經銷商,不斷的壓貨,不斷的加銷售任務,如果經銷商完不成任務或不聽話,就以換經銷商或一個地方多設幾家相威脅。
為了保住地盤,許多經銷商只能不斷的增加賒銷比例。
賒銷在促進經銷商銷售的同時,卻如同水蛭一樣不停的在吸取經銷商寶貴的現(xiàn)金流,也在不斷的侵蝕著經銷商的利潤,并且還有錢貨兩空的風險,所以在此呼喚農機經銷商要高度重視賒銷的風險,尤其是加強對用戶還款能力的評估,另外也要使用融資租賃、信用貸款等工具來減少回款風險。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121vipspeaking.com/news/25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