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人民觀點)(“冬閑”人不閑 黑龍江奏響冬季增收致富曲)
農機大全網(m.121vipspeaking.com)今天給各位分享“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人民觀點)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冬閑”人不閑 黑龍江奏響冬季增收致富曲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人民觀點) ♂
“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人民觀點)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guī)范耕地占補平衡
? ?農田質量是糧食安全的根基,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不斷提升耕地質量以及耕地綜合產能,方能進一步筑牢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基礎
?? ? ? ?在黑龍江雞西市,水稻田小池改大池提升行動如火如荼開展,“池改”不僅有利于機收,還增加了土地面積,助力糧食增產;在江蘇東海縣,自然資源網格化管理田長制全面推行,2832名田長分級負責,讓全縣每塊耕地都有守護者;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實施兩輪高標準農田建設后,全村1.37萬畝確權承包地平平整整,旱能澆、澇能排……一段時間以來,各地著力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不斷夯實糧食生產的土地根基,取得明顯成效。?
? ?地為糧之本。不久前,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前,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三農”工作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耕地保護要求要非常明確,18億畝耕地必須實至名歸,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必須守住耕地這個根基。從指出“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大家立了軍令狀,必須做到,沒有一點點討價還價的余地”,到要求“真正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落到實處”;從囑托“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到強調“壓實各級黨委和政府保護耕地的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對耕地保護工作一以貫之的關注和重視,凸顯了耕地保護的極端重要性,為我們做好耕地保護和糧食生產工作、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飯碗。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把關系十幾億人吃飯大事的耕地保護好,絕不能有閃失。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著力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深入實施藏糧于地戰(zhàn)略,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為保障糧食有效供給提供了基礎保障。特別是2021年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以來,各地高度重視,層層壓實責任,千方百計挖掘糧食面積潛力,全年糧食產量再創(chuàng)新高,連續(xù)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生產喜獲十八連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有糧食吃,越要想到沒糧食的時候?!庇绕涫窃谕獠凯h(huán)境發(fā)生深刻變化的復雜形勢下,只有把耕地資源保護好、利用好,筑牢糧食安全根基,才能端牢中國飯碗,為應對各種風險挑戰(zhàn)贏得主動。
?穩(wěn)定糧食種植面積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近年來,我國農業(yè)結構不斷優(yōu)化,區(qū)域布局趨于合理,但部分地區(qū)還存在著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傾向。比如,個別地方違規(guī)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綠化造林,一些地方把農業(yè)結構調整簡單理解為壓減糧食生產,一些經營主體違規(guī)在永久基本農田上種樹挖塘……這些問題如果任其發(fā)展,將影響國家糧食安全。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聚焦“耕地面積還在減少”的現象,深刻指出:“一些地方大把的良田不種糧食,要么建養(yǎng)殖場,要么是種花卉果木,那么糧食怎么辦?”農民可以非農化,但耕地不能非農化。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guī)范耕地占補平衡。
?? ?耕地質量事關糧食產能。守住耕地紅線的同時,還要持續(xù)提升耕地質量,保證農田“必須是良田”。截至2020年底,全國已完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有力地保障了糧食安全。但目前,我國耕地質量總體上仍然不高。加上光溫、水土時空分配不均、利用不合理等問題,我國耕地抗災減災能力仍然不強。要確保糧食產得出、供得上、供得優(yōu),迫切需要大力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wěn)產的高標準農田。今天,放眼廣袤田疇,在河北邯鄲市,高標準農田項目區(qū)農民澆地平均節(jié)水15%、節(jié)電30%,畝均提升產能150斤以上;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大力改良鹽堿地讓昔日鹽霜皚皚的連片荒地重新煥發(fā)生機,每畝效益足足翻了一番……實踐充分證明,農田質量是糧食安全的根基,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不斷提升耕地質量以及耕地綜合產能,方能進一步筑牢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基礎。
?? ? ? 倉廩實,天下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zhàn)略性問題,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眾^進新征程,時刻繃緊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我們就一定能持續(xù)提升糧食供給保障能力,把糧食安全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提供有力支撐。
?“冬閑”人不閑 黑龍江奏響冬季增收致富曲 ♂
“冬閑”人不閑 黑龍江奏響冬季增收致富曲春種、夏管、秋收、冬閑,是過去農民一年的生活寫照。冬季的黑龍江,忙碌了一年的農民并沒有閑下來,“果蔬深加工”“家禽養(yǎng)殖”“直播賣糧”,農民告別了曾經的“冬閑”傳統(tǒng),在發(fā)展鄉(xiāng)村特色產業(yè),拓展冬季產業(yè)增收路上,書寫著嶄新的“冬忙”致富經。?
果蔬大棚綠意濃,反季農業(yè)促增收 ?
寒冬時節(jié),黑龍江大錦農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的綠色有機果蔬種植基地溫室大棚里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放眼望去,茄子、西紅柿、辣椒、西瓜等果蔬綴滿枝頭,長勢喜人。工人們在一旁忙著整理枝蔓,積極為果蔬上市做準備。?
兩年前,黑龍江大錦農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在富錦市近郊建造了60棟2700平方米的“智能溫室大棚”,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實打實的功能成為反季種植的好幫手。公司總經理助理湯久輝說:“溫室大棚全部配備中央環(huán)控系統(tǒng),自動通風、自動供暖,里邊的傳感探頭會實時監(jiān)控露點溫度、棚內二氧化碳濃度、空氣中的溫度、濕度等相關種植條件,給作物一個優(yōu)良的生長環(huán)境,讓作物的生產質量達到標準?!?
黑龍江省富錦市的大錦農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靠著巧打時間差,反季種植,種出了增收好“錢”景。目前,公司的綠色有機果蔬種植基地每天上市新鮮的蔬菜1萬斤,年產值可達到5000萬元。?
打造綠色品牌 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
“落雪宰雞殺大鵝”,東北民間素有這樣的說法。初雪后不久,在黑龍江省綏化市明水縣,軍蕊溜達雞產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白條雞被整齊擺放在操作臺上。企業(yè)負責人桑慶軍說,今年他在黑龍江7處養(yǎng)殖基地共養(yǎng)了30多萬只雞,預計全年凈利潤能達到1200萬元。?
“消費者認為‘軍蕊’品牌代表著綠色、健康,他們認可了,我才把價格定在了每只128元?!鄙c軍說,本地普通肉雞,每只只能賣二三十元。?
“所有的雞都是在草原上放養(yǎng)的?!鄙c軍說,這樣養(yǎng)的雞肉質更緊實,味道更鮮美,吃起來也更加健康,“我們把綠色健康作為名片來推廣,產品非常受歡迎”。?
近年來,綏化市各地各類畜禽養(yǎng)殖企業(yè)發(fā)展迅速,具有良好的產業(yè)基礎。畜禽養(yǎng)殖產業(yè)不斷向好向優(yōu)發(fā)展的同時,肉制品加工產業(yè)也得到了迅速提升。肉雞“越變越金貴”的背后,是畜禽業(yè)從“初級供應者”升級成為“綠色健康食品”的轉變。綏化肉業(yè)駛入高速發(fā)展“快車道”,提升了畜禽品種的附加值。?
求新求變 不斷拓寬增收渠道 ?
白雪皚皚,大地靜謐。走進黑龍江省拜泉縣大眾鄉(xiāng)勤儉村新建的電商直播項目車間,一派熱鬧景象。?
“廠子就在家門口,守家待地,包黏豆包,一天掙100多元?!鼻趦€村55歲的村民邱琴高興地說。邱琴所說的廠子,是拜泉縣2022年新建的一個村級電商項目,像她一樣,有20名婦女在這里務工。?
“我們通過直播讓網友看到售賣過程,大家有了滿滿的參與感,銷量也隨之提高?!鼻袂僬f,近段時間以來她們每天都會接到很多來自四面八方的訂單。?
勤儉村這一電商項目配有電商直播間,年可生產加工銷售黏豆包、土豆干、豆角絲、黃瓜片等產品5萬斤,年帶動脫貧戶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
拜泉縣委書記榮軍說,拜泉縣在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后,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脫貧攻堅成果得到有效鞏固,鄉(xiāng)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
近年來,黑龍江省緊緊圍繞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不斷根據市場需求,調優(yōu)種植結構,提高土地利用率,冬季大力發(fā)展“棚室經濟”“電商經濟”“綠色農業(yè)”等,幫助農民反季增收創(chuàng)富,擴大了農民的創(chuàng)收渠道,為鄉(xiāng)村振興賦予了新動能。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121vipspeaking.com/news/274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