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路由器設置教程,WF路由器怎樣設置無線密碼
cisco路由器設置教程,WF路由器怎樣設置無線密碼
正文
本文目錄
- cisco路由器設置教程WF路由器怎樣設置無線密碼?
- 我公司需要更換新的公網IP?
- msr5620路由器設置訪問控制列表?
- 思科路由器進入及設置方法?
- 思科模擬器中怎樣設置路由器的S口?
cisco路由器設置教程WF路由器怎樣設置無線密碼?
你進入無線路由器然后在
在此界面上為每個 SSID 修改“無線接入點”的無線安全設置。每個無線網絡都
可以有自己的安全設置。
選擇 SSID:選擇您想要配置安全設置的 SSID。
每個 SSID 的下列選項可以不同:
安全模式:選擇您想要采用的無線安全模式:WPA 個人級、WPA2 個人級、WPA2 個
人混合級、WPA 企業(yè)級、WPA2 企業(yè)級、WPA2 企業(yè)混合級、RADIUS 或 WEP。 (WPA
表示“Wi-Fi 保護的接入”是比 WEP 加密更強大的安全標準并兼容下一代
802.11i 標準。WEP 表示“有線等效保密”而 RADIUS 表示“遠程身份驗證撥入
用戶服務”。)選擇“驗證類型”設置之后請參閱下面的相關說明。要完全停用 無
線安全性則請選擇停用 。默認設置為停用 。
我公司需要更換新的公網IP?
很簡單只需要將連接外網的IP地址修改成新的就行了。
路由、dns同時修改。如果做了防火墻也要修改。只是改ip就可以。沒啥復雜的。還有不在現場以及不知道你路由器設置的誰都沒法改。
msr5620路由器設置訪問控制列表?
訪問控制列表是一種安防濾技術分為標準訪問控制列表(編號為1到99)和擴展訪問控制列表(編號為100到199)兩類。
標準訪問控制列表主要是對源地址的控制適用于所有的協議。
以Cisco2600路由器為例假設允許192.168.1.0網段內的所有機器通過路由器出去那么設置如下:
access-list1permit192.168.1.00.0.0.255interfaceserial0ipaccess-group1out其中0.0.0.255為該網段的通配符掩碼。
非標準訪問控制列表可以實現對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雙重控制還可以只針對某一協議作控制。
以Cisco路由器為例假設拒絕192.16.1.0網段內的所有機器通過80端口從路由器訪問新浪網站操作如下:
access-list101denytcp192.168.1.00.0.0.255www.sina.com.cneq80access-list101permitanyanyinterfaceserial1ipaccess-group101out
思科路由器進入及設置方法?
答:思科路由器進入及設置方法:1.首先,我們需要將我們的思科路由器和光貓用 網線 連接好,連接的順序是 電話線 、光貓、路由器以及電腦,如果沒有綁定電話的可以不用連接電話線。將連接路由器的網線插到光貓的WAN插口上,其他的四個插口是用來插網線連接電腦的。
2.然后,打開我們的電腦上的網上鄰居,找到本地連接,打開本地連接的TCP-IP,將其中的IP地址一項修改為192.168.1.X,X可以是2至225中的任意數字哦,網關設置為192.168.1.1,DNS服務器可以咨詢網通ADSL運營商后填寫。
3.接下來,打開我們電腦中的瀏覽器,輸入思科路由器的登陸地址,大部分都是192.168.1.1,我們可以通過查看路由器底部的銘牌上面的標注來確認一下思科路由器的登陸地址。
4.這時,會彈出一個新的界面,在彈出的界面中,分別在用戶名和密碼兩欄中輸入帳號和密碼,賬號和密碼。
思科模擬器中怎樣設置路由器的S口?
S口是serial接口的意思也叫高速異步串口主要是連接廣域網的V.35線纜用的說白了就是路由器和路由器連接時候用的可以用命令設置帶寬一般也就在10M、8M左右。
F口是FastEthernet接口叫快速以太網口主要連接以太網(局域網)用的說白了就是連接交換機或電腦用的用普通的雙絞線就可以連接速率默認是100Mbps可以用命令限速但是不可能超過100Mbps。E口是Ethernet接口叫以太網接口也是主要連接以太網(局域網)用的也是用普通的雙絞線就可以連接速率默認是10Mbps現在安防的設備上已經把這個接口淘汰了。另外路由器上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接口是Console口叫控制口這個接口是用來調試路由器的。另外有的路由器還有AUX接口也是控制接口;還有G口是千兆以太網接口是連接以太網用的。
返回:安防百科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121vipspeaking.com/news/296612.html